聯動監督工作開展以來,承德市雙灤區行政審批局嚴格按照區人大常委會優化營商環境專班提出的意見建議,以“承德辦事一次成”改革為契機,深化“放管服”改革,破解制約發展環境瓶頸,做好“加減誠除”四篇文章,不斷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大力優化營商環境,提升群眾滿意度。
加點擴面。做深、做實、做細全功能窗口工作,增加大廳前臺服務窗口,形成房產、稅務、企業開辦3個專窗及2個綜合受理窗口,群眾和企業辦事由找部門變為找窗口。增設“辦不成事”窗口,凡是群眾反映辦不成的問題統一由此窗口受理,也可以掃描“雙灤區‘碼’上監督舉報平臺”二維碼受理,建立區直部門綜合協調機制,為群眾解決疑難問題。按照“六統一”標準,鎮街成立便民服務中心、村居成立綜合服務站,梳理審批事項77項、基本公共服務事項33項下放到鎮街辦理,同時將政務服務事項納入一體化平臺辦理,強化業務指導,方便基層群眾辦事。
減負增效。最大限度精簡行政審批事項和環節,設立企業開辦專區,企業開辦由“4+1”縮短到“1+0.5”,即企業注冊、社保登記、發票領用、公章刻制4個環節1日辦成縮短為1窗半日辦結,企業變更或者注銷登記由承諾1日辦結變為即來即辦。政府投資類、社會投資核準類和備案類項目從立項到取得施工許可由45、38、35個工作日分別壓縮至32、29、28個工作日內。民辦學校、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許可等42個審批事項壓縮17-80個工作日不等。實施免費郵寄、免費復印、免費代辦等措施,每年為群眾和企業減少制度交易成本約800萬元。
真誠服務。建立“五個一”服務機制,編制項目建設“全生命周期”流程圖,實施全程無償代辦、容缺受理、并聯審批、聯合驗收,由企業到各部門跑手續變為部門之間內部流轉,促進項目早落地、快投產,服務企業“零距離”。推行“事前指導”和“提前介入”幫辦機制,制作現場核查指導交接單,將核查內容前置到受理環節告知,減少市場主體因不符合要求進行二次裝修造成的損失。健全完善“效能廉潔意見評價制度”,主動將“好差評”二維碼評價后臺提取賬號與區紀檢監察部門共享,倒逼服務態度提升,更好地為群眾、企業服務。
消除盲區。在全省率先推行“5+2”,即5天工作日加周六、日不打烊,“白+黑”即24小時自助政務服務,解決群眾辦事的時間痛點,方便上班族及偏遠地區群眾辦事。鄉鎮街道設立“一柜式微政務”自助服務大廳,推出“24小時不打烊”自助政務服務,辦事材料通過掃描上傳、內部流轉、辦結自提(郵寄)三個環節,實現申報事項自助辦、補正材料不見面、政務服務不打烊,不斷提升群眾辦事的滿意度和便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