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唐山市人大常委會在全省人大系統率先作出《關于加強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決定》,《決定》的出臺為唐山市加強生態環境和資源、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國家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的保護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撐。四年來,唐山市檢察機關共發現公益訴訟案件線索5967件,立案5824件,發出訴前檢察建議5289件,提起訴訟155件,直接或推動有關責任主體恢復治理被損毀的耕地、林地610畝,修復治理礦山生態環境13156畝,清理固體廢物及生活垃圾4.6萬噸,清理污染和非法占用河道20公里,挽回損失近6億元,辦案規模、質效始終位于全省前列,得到最高檢、省檢察院充分肯定。市檢察院被最高檢確定為公益訴訟工作直接聯系點。
為了不斷適應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發展需要,更好助推檢察機關守護國家和社會公益。2022年5月26日,唐山市十六屆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對《決定》進行了首次修訂。這次修訂將《民法典》列為《決定》的制定依據,適應了國家立法不斷完善發展的新形勢,彰顯了《民法典》在解決了公益訴訟實體法依據不足問題上發揮的重要作用。這次修訂進一步明確拓展了檢察公益訴訟辦案范圍,除保留原有的“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四大領域外,還增加了“英烈權益保護、未成年人權益保護、軍人地位和權益保障、安全生產、個人信息保護”等重點領域,并提出要“積極穩妥依法拓展檢察公益訴訟案件范圍,探索辦理防災減災、公共衛生、婦女及殘疾人權益保護、文物和文化遺產保護等領域公益訴訟案件”,回應了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新任務。這次修訂還增加了“各級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新聞媒體,應當加強對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的宣傳”的條款,滿足了營造支持檢察公益訴訟工作社會氛圍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