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至3日,省人大監察司法委主任委員、省人大常委會監察司法工委主任王大為帶隊,赴石家莊市就省政府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關于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情況的報告審議意見情況開展專題調研。省人大監察司法委副主任委員李勤,省人大監察司法委委員魯平、杜君麗、齊明亮,監察司法工委有關同志參加調研。

調研組一行到石家莊市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聽取了石家莊市政府、新華區政府貫徹落實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審議意見情況的匯報,并與法院、檢察院、司法行政機關、財政等單位及人大代表、律師代表、公證員代表、企業代表、村(居)委會代表等座談交流。調研組還深入到欒城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城關鎮司法所、北石碑村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神威藥業、同福健康城,藁城區崗上鎮公共法律服務中心、崗上村公共法律服務站、藁城區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心、歐意藥業、翼辰集團等地,實地考察了基層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及審議意見落實情況。

王大為指出,近年來,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工作,通過強化政治引領、健全制度體系、完善保障措施等舉措,切實推進了我省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工作,措施扎實,成效明顯,與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群眾的需求高度契合。成績的取得,凝結著各級政府、各相關部門、社會群體和廣大法律工作者的努力和奉獻。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民群眾對法律的需求,對法治的需求,對公平正義的追求都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迫切要求我們在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方面知實情、出實招、見實效。
王大為強調,促進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的健康長效發展,應著重在“四個結合”上下功夫。一是長遠規劃和近期建設相結合。一方面要把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納入發展戰略和社會發展長遠規劃。力爭把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納入基本社會公共服務體系建設的范疇,讓它和醫療、衛生、教育、養老等關系民生福祉的基本項目一樣,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要注重加強近期建設,著力促進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的建設和融合,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全業務、全時空的公共法律服務。二是陣地建設和人員配置相結合。當前公共法律服務的需求不斷增大,領導重視程度逐步提高,部門的支持力度也在穩步提升。沒有陣地就沒有基礎,沒有人員就沒有支撐。從人民群眾對公共法律服務需求來看,目前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投入的人力、物力、財力還不夠,應不斷加大公共法律服務陣地建設和人員配置,加快推動法治國家、法治政府、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取得實效。三是多方參與和經費保障相結合。隨著思想認識的不斷深化、協同機制的不斷完善和經費保障水平的逐步提升,多方參與公共法律服務體系的積極性、主動性顯著加強。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是由黨委領導、政府主導、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一項系統性工程。應不斷健全完善協調機制,加強以政府為主導的多方協作配合,切實增強公共法律服務合力。加快完善政府購買公共法律服務機制和公益性法律服務補償機制,修訂出臺政府購買公共法律服務的相關文件,設立公共法律服務建設和運行專項經費,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法律服務的力度。四是服務質量和社會效果相結合。深化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是推進司法體制改革、建設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的具體措施,也是防范重大風險和化解矛盾糾紛的有效途徑,我們必須把推動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建設提升到推動法治進步、推動社會進步和保障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高度來看待,常抓不懈,注重實效,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