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邯鄲市邯山區自去年以來傾力打造的代表家站升級版——民呼回應中心積極有效發揮作用,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構筑起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利用建立起的區、鄉街、村居三級網絡服務平臺,迅速動員各級人大代表和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實現疫情群防群治和有效“補網”,截止目前共收集代表和人民群眾反映涉及疫情的各類問題建議1303條,均實現了在24小時內辦結回復,群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中央處理器”快速處理代表和群眾意見建議
邯山區去年在全區18個鄉街、工業園區均建立了人大代表之家,81個社區和117村實現了代表聯絡站全覆蓋。為了實現如此眾多的代表家站協調運轉,該區創新性的設立了區、鄉街、村居三級“民呼回應中心”,為代表家站裝上了“中央處理器”。民呼回應中心與代表家站一套人馬,兩個牌子,實行“黨委領導、人大主導、部門聯動、代表參與”工作機制,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人大負責具體工作運行,及時將代表家站和網絡上收集到的各方面建議意見通過民呼回應區、鄉街(區直部門)、村居三級網絡平臺直接交辦給全區各鄉街和職能部門,部門辦理完成后直接在網絡上進行回復,建議辦理時限從之前3到6個月縮短到了當前的24小時至最長5個工作日。
正是在民呼回應網絡系統的強大支撐下,代表和群眾建議網上傳,中心即刻轉,部門馬上辦。
1月27日,轄區代召鄉高里堡村村民通過民呼回應中心微信公眾號反映家中有孕婦即將臨產,由于各村都設立防疫關卡,擔心夜間就醫通行問題,此問題及時轉交至鄉政府后,鎮、村干部第一時間與當事人取得聯系,對出行線路和卡口檢測進行了全面安排,迅速解決了村民的后顧之憂;羅城頭街道焦女士反映其居住小區垃圾清理不及時,擔心污染環境,辦事處接到辦件后當天清理完畢;此外對于居民反映防疫管控漏洞、消殺工作建議、健康證明辦理、生活物資保障等各類問題和求助,均實現有呼必應、快速解決。
“網上聽民聲”疫情期間人大代表的責任與擔當
3月13日,區人大代表王高軍在小區走訪過程中了解到社區工作人員反映口罩緊缺。王高軍通過新安裝的“人民邯山APP”中的“代表直通車”功能一鍵將問題提交至區民呼回應中心,當天下午3點,盛和街道辦事處進行了迅速回應,問題得到解決。區人大代表馬勇在小區走訪過程中有居民咨詢醫保調離相關政策問題,他通過新安裝的“人民邯山APP”中的“代表直通車”功能一鍵將問題提交至區民呼回應中心,當天15點19分,區醫保局進行了回應,問題得到迅速回復。
打開“新邯山人民網”、“人民邯山APP”首頁,“人大代表直通車”、“給代表留言”功能按鈕位置醒目。打開留言頁面,點擊代表照片,全區群眾可以給任意一位駐區省、市、區的各級人大代表進行網絡留言。全區每名人大代表均設有專用帳號可隨時通過專用網絡辦公平臺查看群眾留言,代表如果認為可以由相關部門轉交辦理的直接利用人大代表直通車功能將建議一鍵提交。此外“新邯山民呼回應中心微信公眾號”“人民邯山APP”與“新邯山人民網”互聯互通,人大代表家站的意見收集箱搬到了網絡上,極大的方便的代表的履職和人民群眾反映各類建議的問題。
疫情防控期間,全區各級人大代表積極響應省、市人大常委會號召,在區人大常委會統一安排下,60多名人大代表主動請戰,各自以代表小組為單位,采取分散式視察和走訪的方式,不打招呼、不定路線、不聽匯報,現場檢查了50多個農村和170多個老舊小區,發現了人員出入管控不嚴、防疫物資儲備不足等338個問題,這些問題均實現了網上一鍵提交,快速辦理回復。正是在網絡技術的強大支撐下,在疫情防控期間邯山區各級人大代表家站在網上實現流暢運轉,各級人大代表“網上聽民聲”“網上提建議”,真正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
“疫情補網人”織密疫情防控的人民防線
邯山區充分發揮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優勢,代表密切聯系群眾,及時在重大事件和重要時期回應社會關切,全力解決他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織密社會治理之網,提升人民群眾的幸福感、安全感、獲得感,全區各級人大代表在疫情防控這一重大事件面前顯示出了強烈的責任與擔當!
疫情發生后,區民呼回應中心積極響應省、市人大常委會號召,按照區人大常委會工作安排,通過微信網絡向全區代表發出倡議,全區各級人大代表積極響應,紛紛助力自己所在選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全區582名四級級人大代表就有350名代表在防疫工作一線。市人大代表杜天祥捐助防疫物資15萬元,市人大代表李繼敏捐助消毒液2噸、醫用口罩1萬只,市人大代表蘇睿霞捐助2萬元防疫物資,區人大代表崔嬡嬡捐助10萬元……,僅一周多全區各級人大代表共捐贈各類物資價值55.5萬元、捐款15.7萬元,合計71.3萬元。有的代表在親眼目睹了一線防疫人員的艱苦工作后,還再次進行捐款;有的代表捐贈后都沒有留自己的名字。
在困難面前,代表挺身而出,來自人民、代表人民、為了人民!人民群眾感受真切,真情在代表之間、群眾之間接力傳遞,有效織起了一道艱不可摧的疫情防護網。